一、铝加工大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有诸多事实和理由,注定了中国铝加工产品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1.铝材消费增速一直保持在GDP增速的1.6~2.0倍;
2.人均消费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逐步缩小的动力;
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4.中国的进入高铁时代
5.中国的大飞机项目
6.城市轻轨的迅猛增长
7.家用轿车的普及
8.铝代替“铜、钢及其他材料”的优势依然。
二、铝加工行业的本质及市场地位铝加工是一个从铝水到终端铝成品前的一个中间加工过程。铝加工产品主要是压延材(如板、带、箔等),挤压材(如管、棒、线材、型材等)和铝铸件(如铝轮毂)。(铝粉等不在此述及)。
在整个铝业价值链中间的角色特点,决定了其本质上对上游的依靠,和对下游的依赖。正是基于对这种“上依下赖”尴尬地位的不甘心,众多业界才提出了发展向两端延伸的产业链。目前一致的看法是:谁拥有完善的“煤(水、风、光)、电、铝”产业链,谁就会在市场上赢得主动。
另外铝加工企业的自身地位和重要性还又仰仗于同业竞争的环境,严重的产能过剩是自降身段的毒药。
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大家应该知道。曾几何时,0.14MM厚的空调素箔每吨价格是铝锭价格+5%烧损+17000元。而现在呢,厚度都变薄到0.095MM,单价是铝锭+5000元已经很不错了。都是供大于求惹的祸。
三、铝加工重复性投资已经显现,白热化竞争不可避免
从所有已上和新上项目看,其市场定位都大同小异。板带箔无外乎航天航空板、高级PS板、罐料、合金板带箔、汽车板、钎焊箔、集装箱板、船舶、家用电器铝板,幕墙板、装饰板、电子铝箔、利乐包。型材无外乎高铁、轻轨、汽车、船舶,电子电器,太阳能框架及支架、节能用型材及其他工业型材。
这其中有些产品领域可能一个大中型的生产厂产能就能满足,有些市场用量大的领域也不超过四家的产能就能满足,现在却供应能力大大超过实际需求。每一个企业都想尽可能的发挥其产能,恶意杀价、赊欠,竞争上不择手段,这样无序竞争局面势必给企业经营带来极大风险。像蒙牛和伊利信息搏杀,腾讯和360的商业格斗,在未来铝加工行业料将不可避免。
四、项目要充分考虑到外围诸多因素的影响
项目的成功不只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运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外围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民币升值压力,国外的“双反”,国家宏观政策,货币财税政策,节能减排,灾害及极端天气影响等等无不挑战者企业家的神经。有人说:人民币的未来就是中国经济的未来。这句话对于以出口为主要市场的铝加工企业可能体会更深。去年7月得出的数据显示,如果人民币升值3%,即大多数铝加工企业无利可图;如果升值5%,则出口企业几乎全部亏损。严峻的事实是,不同权威机构的预计是:今年会升到5.0~6.0之间。所以对于那些做可研报告时,未考虑到人民币会升到极端程度的企业,还需另外盘算。
国外“双反”的影响:从轮毂、型材到铝箔,从美国、澳大利亚到土耳其,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一个接一个,加征关税之高令人乍舌。而且,这种情况有极大的传染性,一个国家有了,其他跟着学,应或不应我们都是输家。不应肯定关税加征事实成立,应了也不一定能轻多少,再则众所周知,反倾销调查要把你的家底调查个底朝天,即便能赢,别人无形中窃取了你的商业情报,你的成本构成他们清清楚楚,你谈判桌上的筹码还有多少。
节能减排是永远的话题,铝产业链整个又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近几年的情况表明,电力供应紧张时,各地首先对铝加工企业拉闸限电已司空见惯。规模上去了,拉一次电的损失自不待言。这些都需要大发展的企业认真考虑。
五、规模上去了,管理、技术研发、人才、营销都应该同步
国内外初次创业成功再发展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除了上二期、三期…决策失误外,管理跟不上,研发实力不能保障,人才缺乏,销售渠道不畅等也是项目不能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些必须在立项阶段就应该考虑和同步进行,而且必须重点解决的。以大飞机项目为例,谁都知道中国的大飞机项目是个香饽饽,而结尾拿到大订单的是美铝却并不是中铝。企业一定要想到不是进口了先进的设备,一切就万事大吉了,实现项目设计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
六、要更多的关注利润,而不是规模
传统的劣根性在我们企业及企业家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虚荣心强,贪大求洋,盲目跟风,扩张只为争老大。不管是国家投资,股市融资,还是企业自筹,我们都希望企业能把经济效益的提高放在首位,同时肩负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担当,认真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为铝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